資訊動態
行業動態
2017年12月5日至9日,第40屆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 SABCS)在美國盛大召開。SABCS是全球最具影響力、規模最大的專業乳腺癌學術會議之一,每年都吸引超過90個國家的乳腺癌領域專家參加,學術內容涵蓋基礎、臨床、預防以及轉化醫學等多個方面的最新研究。
在正式開啟學術報告之前,善準生物CEO、美國北卡中美生物科技協會理事長周彤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
外科金鋒教授和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乳腺研究中心王嘉教授三位專家簡要介紹本次SABCS大會研究熱點。
周彤教授:乳腺癌的分子診斷一直是歷屆SABCS的重點討論內容,今年大會上入選的很多研究都涉及采用分子基因表達預測患者的治療應答和預后。目前應用比較廣泛是的21基因檢測(Oncotype DX),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制定治療計劃,以評估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輔助化療。21基因檢測之后,陸續開發出了其他的風險預測分子模型,包括PAM50、BCI(Breast Cancer Index)等在國外的臨床應用也很多。
此外,針對傳統乳腺癌亞型的再細化分型也是精準醫學探索的熱點,主要目的是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加精細的指導。比如以往將ER/PR陰性和HER2陰性的患者籠統歸為三陰性乳腺癌,而現在通過基因檢測可以將這一類型的患者進一步分成多種亞型。其他高復發風險型乳腺癌如HER2型,同樣可通過基因表達進一步細分。
今年SABCS上另外一個重點是乳腺癌組織中免疫浸潤細胞或免疫相關基因表達的檢測和分析。除了細胞增殖、激素受體基因外,現在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免疫相關性基因及蛋白的表達對乳腺癌預后和治療也有重要影響。
王嘉教授:本屆SABCS大會延續了早期乳腺癌精準外科治療的主題。主要有幾個亮點值得分享。第一,是關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合理切緣的大型薈萃分析(摘要號:GS5-01),該研究基于38篇文獻共5萬多例患者數據,將對切緣問題提供更嚴格、全面的分析結果。第二,在淋巴結的處理方面,IBCSG 23-01研究將公布10年隨訪結果,針對cT1-T2cN0M0伴前哨淋巴結微轉移(≤2mm)患者,評估腋窩淋巴結清掃的獲益情況。本次數據更新能否延續5年隨訪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另外,在放療領域,有研究者將圍繞“放療能否將乳腺癌逆轉成為局部原位腫瘤疫苗”這個主題進行文獻綜述和探討。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Ongoing Trials)部分,接受新輔助化療患者術前原發灶和腋窩淋巴結定位問題,早期乳腺癌冷凍消融手術安全性問題以及保乳手術術中放療問題都值得關注和期待。
金鋒教授:每年SABCS都會對乳腺癌綜合治療設置一系列話題。進入精準治療年代,傳統化療也要適應低毒和個體化的治療理念。當地時間6號,大會第一天學術報告就有這樣的內容。對于細胞毒化療的時間密集方案或劑量密集方案適合什么樣的患者,EBCTCG開展了一項大型薈萃分析,收集16個前瞻性臨床試驗共計約21000例患者數據,這項研究的結果或將對細胞毒化療“加減法”提出新的治療要求。
乳腺癌抗HER2治療目前針對基本都是免疫組化檢測HER2陽性(+3)或原位雜交檢測陽性患者,而對于HER2免疫組化1+或2+且FISH陰性患者能否從抗靶向治療獲益的問題,一直缺少前瞻性臨床研究數據,我們非常期待NSABP B-47研究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另外,短療程輔助抗HER2治療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繼往一些試圖縮短曲妥珠單抗輔助治療時間的臨床研究均以失敗告終,本次SOLD試驗將對比術后9周方案和現階段標準1年方案,最終結果如何還要等到研究揭曉。
今年SABCS中乳腺癌內分泌治療也非常“熱鬧”,針對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高風險乳腺癌輔助治療的SOFT和TEXT研究將更新數據,長期隨訪8~9年后,依西美坦聯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療組患者的無病生存和總生存結果都有不錯的表現。此外讓人眼前一亮的是,ER陽性且AR陽性的乳腺癌,能否通過ER內分泌治療聯合AR內分泌治療,使患者獲得更好的遠期生存,今年也有相應的報道。
總的來看,第40屆SABCS并沒有大型臨床實驗爆發性出現的情況,但會議的整體思路朝精細化、個體化治療方向發展。
視屏地址:?
- 上一條: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
- 下一條:第二屆北京乳腺癌精準醫療與轉化醫學論壇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