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動態
行業動態
根據哈佛T.H.Chan公共衛生學院長期研究結果,證明生活在高水平的夜間戶外燈地區的女性可能患乳腺癌的風險高于那些戶外光較低的地區,并且與上夜班的女性相關。這項研究發表在2017年8月17日的《環境健康透視》。
“在我們的現代工業化社會,人工照明幾乎無處不在。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廣泛夜間接觸戶外燈產生了一種新的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主要作者Peter James說,哈佛醫學院人口醫學系助理教授,同時研究流行病學和環境衛生。
此前的研究表明,夜間暴露在強光下可能會導致褪黑激素的水平下降,褪黑激素會擾亂晝夜節律——我們控制睡意和警覺性的內部“時鐘”——反過來又會導致乳腺癌風險增加。
這項新的研究中,目前最全面的調查夜間室外光和乳腺癌之間可能的聯系,從1989年至2013年期間,觀察了近11萬名參加了護理健康研究II期的女性的數據。。研究人員將地球夜間拍攝的衛星數據與每個研究參與者的居住地址聯系起來,并考慮了夜班工作的影響。該研究還調整了參與者之間的健康和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的詳細信息。
研究人員發現,在夜間暴露在戶外最高水平的女性中,前第五名的女性比和最后五名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估計增加了14%,隨夜間室光強度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也遞增。
夜間戶外光線與乳腺癌之間的關聯僅出現在絕經前女性,曾經和當前吸煙者中。此外,夜班工作的女性之間的聯系更為強烈,這表明夜間和夜班工作中的光照對乳腺癌的風險有共同作用,可能是通過晝夜規律紊亂的機制引起的。作者承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研究結果闡明潛在的機制。
研究概述:
背景:
哈佛T.H.Chan公共衛生學院的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夜間暴露于光線下(LAN)可能擾亂晝夜規律,減少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這可能擾亂雌激素的調節,從而導致乳腺癌風險增加。
目標:
利用美國護理健康研究II隊列的數據,研究了居民戶外接收夜光照射與乳腺癌發病率之間的關系。
方法:
從1989到2013,我們隨訪了109672位女性,研究隨時間變化的衛星數據-每平方千米面積內的持續夜間照明。憑借病歷回顧,確定其中浸潤性乳腺癌發病率。然后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計算危險比(HR)和95%可信區間(CIS),并根據人體測量、生殖、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風險因素進行調整。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超過2187425/人年,共發生3549例乳腺癌?;诔浞终{整模型,累積平均戶外強光四分位距(IQR)(31.6 nW / cm2 / sr)乳腺癌發病率,估計危險比增加為1.05(95% CI:1.00,1.11)?;?973例絕經前女性數據,夜間室外光和乳腺癌發病關聯似乎僅限于絕經前女性, (HR = 1.07(95%可信區間:1.01-1.14)。絕經后女性的1172例中,HR為1.00(95%可信區間:0.91-1.09),P = 0.08 。對比2215例未吸煙者,只有曾經和當前吸煙者中觀察到夜間室外光與乳腺癌發病關聯, 1034例曾經吸煙者HR為1.10(95%可信區間:1.01-1.19),300例當前吸煙者中,HR為1.21(95% CI:1.07-1.37);P = 0.08 。
結論:
雖然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證實我們的結果,并闡述清楚潛在的機制,但我們的研究結果已經表明,夜間暴露在戶外強光下可能會導致浸潤性乳腺癌的風險。
文章來源:
Peter James,Kimberly A.Bertrand.Environ Health Perspect;DOI:10.1289/EHP935.Outdoor Light at Night and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Nurses’Health Study II.
https://ehp.niehs.nih.gov/ehp935/
編譯: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