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動態
行業動態
研究人員對在手術前接受新輔助化療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進行數據分析后發現,他們的中短期和長期生存率均有改善。這項研究由8個意大利癌癥中心的213名患者參與。以臨床表現、分子表型和治療方式為特征,這些病人被確診為三陰性乳腺癌(侵襲性強,治療方法有限)。
本研究-“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現代生活環境中的多中心回顧性觀察研究”最近在“細胞生理學雜志”(“Journal of Cell Physiology”)上發表。此刊物是國際同行評議的關于癌癥相關問題的雜志。該研究由意大利美國科學家多學科聯合組隊, 與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Sbarro癌癥研究所主管和生物系主任Antonio Giordano教授合作。
意大利Regina Elena國家癌癥研究所(IRCCS)的研究員,Maddalena Barba博士說,“三陰性乳腺癌約占乳腺癌病例的10-15%。他們的侵襲攻擊性行為表現為腫瘤體積大,區域淋巴結相當頻繁轉移,以及高組織學分級”。
意大利Regina Elena國家癌癥研究所(IRCCS)醫學腫瘤2科臨床研究員Patrizia Vici博士說,“ 目前,還沒有批準上市的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療,化療仍是治療的主要手段。與其他高發病率的乳腺癌亞型相比,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別是在術前”。
Antonio Giordano教授解釋說:“我們研究的結果證實了先前隨機臨床試驗中長于6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方案,即順序的蒽環類藥物-紫杉醇療法的療效。 此外,我們確認了與疾病相關的一些特征及其潛在轉移的預測作用,即Ki-67絕對值及相關檢測對治療結果的影響。我們對三陰性乳腺癌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持肯定態度的。
在癌癥研究方面博學、專業、特別關注轉化醫學的科學家Giordano博士總結說:“但我要強調是,這種肯定的證據源于大樣本量,精心設計和絕對必要的隨機臨床試驗。事實上,參加研究的乳腺癌患者是在根據特定人口學信息、臨床依據和分子特征而選擇的,它并不一定反映現實生活中的患者,雖然他們是我們的癌癥相關研究的最終獲益者?!?
編譯:張平